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問題1】一志愿學校和調劑學校能不能同時參加復試?
  
  在此討論和說明一下,有部分同學可能會存在這樣的疑問,擔心第一志愿復試被刷下來,而沒有機會去調劑其他學校,學生是可以同時參加一志愿學校和調劑學校的復試,只要復試時間上沒有沖突是完全可以的,但是在錄取上會有一些區別。
  
  1、如果一志愿要錄取你,調劑學校不錄取你,這個當然選擇上沒有問題;
  
  2、如果一志愿不錄取你,調劑學校要錄取你,這個當然也沒有問題;
  
  3、如果一志愿和調劑學校都要錄取你,這時候你可以選擇一志愿學校的錄取也可以選擇調劑學校的錄取,選擇一志愿學校的錄取你可以直接拒絕調劑學校的錄取,但是如果是選擇調劑學校的錄取要先征得一志愿學校的同意“放行”才可以。
  
  (一志愿學校是“默認”擬錄取的,調劑學校的擬錄取要經過學生的點擊“接受”同意。)
  
  【問題2】有必要直接接觸招生老師嗎?
  
  如果條件容許,答案是肯定的。不能僅僅滿足于在網上填寫申請,因為只要想調劑的考生都會填寫網上申請。這個過程比較簡單,如果填寫完等著老師跟你聯系,就會非常被動。
  
  招生老師面對如此眾多的申請表,會如何做出選擇呢?原則上他們會擇優選取。
  
  如果你的分數沒有特別的優勢,該如何吸引老師的眼球呢?一個很好的辦法就是把自己的詳細申請材料親自送到老師手里,當面跟老師接觸,多了解該校專業情況,也讓老師更好地了解你的情況。
  
  需要注意的是,材料里不但要把各項情況寫明,更要突出自己的優勢和特長。
  
  一般的學校需要的調劑材料是:調劑申請表、研究生入學考試初試成績單(復印件或網上打印的成績)、準考證、身份證、本科畢業證書(應屆生學生證)復印件、外語過級證書或成績證明、個人簡歷、獲得的榮譽獎項等。記得適當推銷自己,讓老師對你留下好印象。和老師交流時還是要注意說話的方式,講禮貌。
  
  通過與老師的面對面接觸,能夠給對方一個直觀的印象,看到你求學上進、彬彬有禮,相信接待你的老師一定會被好學誠懇的你所打動。
  
  【問題3】怎樣給招生單位打電話?
  
  電話咨詢是考研調劑的渠道之一,如何做到有技巧地打電話呢?在這方面,最重要的是把握兩個原則:一是表明自己想調劑的決心,二是盡量展現自己,給對方留下好印象。
  
  電話咨詢有兩個階段,一個是調劑名額未出來之前,二是調劑信息發布以后。
  
  在第一個階段,主要是打聽今年有沒有調劑名額。一般情況下,老師是不會告訴你的,通常他們會讓你留意網上信息。那你可以側面問問往年有沒有調劑的情況,以此來判斷今年的形勢。
  
  在第二個階段,也是最關鍵的階段,一定要把握好上述兩個原則。打電話應該講禮貌,保持微笑,給對方留下好印象。介紹自己時也應該實話實說,不可夸夸其談,要向招生老師表明你求學的決心和熱情,希望對方能給你復試的機會。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第一次打電話跟招生老師聊得還可以,對方對你也有興趣,剩下的一段時間內要經常保持聯系,主要是加深老師對你的印象,調劑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有的招生老師可能接電話態度不好,可能你會覺得很郁悶,需要提醒你的是,要理解招生老師每天接那么多電話的苦衷;另外,不要因為幾個電話打得不順利就想放棄,這是不可取的。
  
  【問題4】如何收集調劑信息?
  
  及時信息在整個調劑過程中至關重要。比如,報考的專業在全國有哪些單位招生,入學考試科目的招生專業在全國有哪些單位等,以便在調劑過程中合理定位。調劑信息一般第一時間都會在各個學校的研招網上發布,也有的會直接在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上公布。當然,你不可能去所有院校的研招網上查看調劑信息,因此,要首先鎖定一些學校,及時查看這些學校的研招網的信息。如果這些學校往年也有調劑計劃,那么調劑的可能性會大些。
  
  其次就是查看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的調劑信息,這些信息比較權威,但由于查看的人數太多,競爭更加激烈。還有一些較大的網站,例如中公考研等考研調劑中心等也會發布一些最新的調劑信息。在這些調劑學校中,不乏有很多“211”工程、“985”工程院校。一旦有新信息出現,最好立刻和對方取得聯系。一來表明你調劑的誠意,給對方留下個好印象;二來表明你調劑的決心。總之,及時尋找信息,抓住信息,和時間賽跑,你就會比別人有更多的機會。
  
  【問題5】選擇越多越好嗎?
  
  由于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調劑系統開通后,只能填寫兩個平行志愿并且在48小時內不能修改,所以,在填寫這兩個志愿時一定要慎重。
  
  所謂有選擇但不能亂選擇,選擇并非越多越好。就是說你在調劑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不要一味廣撒網。
  
  當同時幾個學校都愿意接受你的調劑時,要綜合考察這幾個學校的公費自費情況、師資力量、研究方向、硬件設備等等,最終確定兩三所學校。并且保證這幾所學校的復試時間不發生沖突,這樣既增加了成功的機率,又防止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