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隨著歐美經濟前景日趨暗淡,大批失業員工正走向頂級商學院尋求充電機會。于是出現了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頂尖商學院曾經培養的MBA把世界推入了深淵,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在寒流中瑟縮發抖,難辭其咎的商學院的生意卻出奇的火爆。
幾乎所有的商學院都聲稱09年的招生狀況令人滿意。美國自不必說,但是更值得關注的是國內很多MBA項目也從經濟危機中獲得了“紅利”。
面對彈冠相慶的商學院,我們不禁要問情形是否是真的那樣值得樂觀嗎?
答案恰恰相反,國內高校對于此類所謂“紅利”的攫取過于急切,將會傷害行業發展的遠景。
眾所周知,MBA這樣的高端培訓產品曾經被一度被神化。特別實在90年代國企脫困的日子里,很多人認為把廠長、經理送入商學院學習MBA就可以解決問題。從那時起MBA如同雨后春筍一樣遍地開花。然而好景不長,2003年起MBA的聲譽急速下滑,以致于有些企業公開聲稱拒招MBA。
在過去的5年左右時間里,國內的MBA項目出現過良性的分化。優秀的MBA開始與濫竽充數的“野雞”項目拉開距離。按照經濟學常識,淘汰機制會使得沒有市場前景的MBA項目關閉。但是由于國內的MBA項目紛起于體制內大學,“產業化”辦學思路使得高校決策人將商學院視為搖錢樹。學生只要交錢就可以換取一紙文憑,落得皆大歡喜。至于MBA行業的未來和商學院的聲譽則無人關心。因為中國的大學校長本質上都是官員,官位升遷和“產業化”融資更有激勵作用。
眼下大學畢業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