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從2013年開始,也就是中國EMBA教育的第二個十年,將出現學生大結構變化、課程和教學模式針對性調整、深度國際化等本質問題,這個過渡期對于很多商學院是很痛苦的,但也是不得不應對的巨大挑戰

      從2002年中國開辦EMBA開始,很多早期創業的企業家走進課堂,系統地補課,在廈門大學管理學院副院長林濤看來,前十年是“異化”的十年,出現了很多中國特色問題,比如學費很高、拉關系、吃吃喝喝等。但這并不一定是值得詬病的問題,EMBA除了給第一代企業家提供系統的學習機會外,還提供了一個交友平臺。“這實際上是非常好的,課堂也好,飯桌也好,大家交流的還是怎么做企業。”

        從2013年開始,也就是中國EMBA進入的第二個十年,將會發生很大變化,這個過渡期對很多商學院也許非常痛苦。林濤向《經理人》表達他所觀察到的行業變化。

課程和教學方法要大調整

《經理人》:在過去兩年中,你所感受到的行業變化有哪些?

        林濤:學生的背景變化很大。年齡和職位都在下降,目前看,董事長和總經理的比例還很高,但具體分析,有很多的董事長、總經理,已經不是集團公司的董事長或者總經理,是二級公司甚至三級公司的。因此,集團公司和下屬公司考慮的問題不一樣,大公司和小公司考慮的也不一樣,包括不同職務層級的學生,大家考慮都不同。我們的課程也隨之改變,開始多元化,開始講授一些模型方法的運用,以前講理論的偏多。課程變化后,師資隊伍也需要變化,我們每年都在加強從海外聘請教授,來滿足學生變化的學習需求。

        我認為從2013年開始,進入一個新十年的過渡期,過渡期內出現的情況,每個學校和每個地區不一樣,從我們的招生來看,長三角、珠三角的過渡比較快,迅速滑落到職業經理人。西部和內地的學生,董事長、總經理的比例還很高,但總體趨勢一定是下降的。未來的幾年里,過渡期是最難受的,學生變了,我們就必須調整課程,在學員構成不一樣的情況下,最大限度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針對這些變化,我們學院的使命也變了,以前我們強調領導力,強調戰略,強調國際化。我們現在強調的是本土經驗,國際化和社會責任。

《經理人》:定位是什么時候開始調整的?

       林濤:從2012年開始的,2011年內部就開始調整,也包括MBA項目的定位。

案例教學和國際化要加強

《經理人》:定位調整后,課程和教學的明顯變化是什么?

        林濤:我們現在的教學方法比較活躍,案例教學大量增加,不斷擴大企業案例庫,也會購買哈佛案例庫的案例。前面說了學生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發現,案例教學可以比較好地同時滿足不同層級學生的需求。總裁和總監,他們在同一個案例里都會有收獲,雖然收獲不一樣。現在的年輕學生,他們更喜歡表達自己,特別愿意參與到案例的討論中。

       《經理人》:哈佛的案例教學很受歡迎,但真正的案例教學中國教授講起來很吃力,廈大與哈佛合作很多年,有多少教授真正掌握這種教學方法?

        林濤:我們有幾個老師,比如沈藝峰院長,全部是自己寫案例。郭霖教授有一部分案例自己寫,有一部分是引用外部的案例。我們看到上課效果的評分非常高。

         廈大管院對這塊很重視,我們從2005年開始參加哈佛的PCMPCL(Program on Case Method and Participant-Centered Learning)培訓項目,到目前為止,已有40人左右參加了這個培訓。但應該講,真正能夠學到手,并用起來的還是小部分。都要經過自己寫案例、教案例,教過幾輪之后,才能用到EMBA課堂上。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這兩年,學生對海外課程的要求也在變化。以前只是在講理論,看一看就行了,現在對相互交流更重視。而且學生中,很多人有北美留學或工作的背景,在海外學習時,他們都能直接和教授爭論和討論。過去經常去北美,現在增加歐洲的比例,今年我們也開始安排去南非,去有更多投資機會、合作機會的海外地區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