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前天,小藍單車創始人李剛的一份聲明刷爆了朋友圈。作為共享單車的“第二梯隊”,小藍車的倒下不禁令人嘆息。一邊是共享單車融資、進軍海外的戰績,一邊是不斷有單車退出市場。共享單車的前景究竟如何?中歐國際工商學院金融與會計學教授芮萌近日在第一財經頻道《財經頭條》欄目做了解讀。
我用過共享單車,體驗不錯,解決了最后一公里的痛點。
共享單車的第一波風口差不多已經過了,市場重新回歸理性。以前倒下的都是第四梯隊或第三梯隊的公司,現在到第二梯隊了。第一梯隊是ofo和摩拜。小藍單車屬于第二梯隊,有400多萬個用戶,已經有一定的規模,但我們還是看不到盈利的可能性。最主要的原因是競爭壓力大,消費者的使用頻次降低。還有就是損壞率比投資者想象的要高得多。一開始投資者可能估計2%到3%差不多了,現在可能是10%甚至更高。
共享單車的轉折點已經到來
我認為共享單車的轉折點到來了。共享經濟一開始的初衷是所有權和使用權分離,激活閑置資源,使得閑置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共享單車被稱為偽共享經濟,為什么呢?因為它不是閑置資源,而是重新生產投入的,違背了當初的初衷。只是它給人們帶來了很多方便,還有綠色、環保。監管很喜歡,因為它是良幣驅逐劣幣。
最后一公里的痛點任何國家都有。在中國,由于法律監管并不完善,于是就有了黑車這種情況。共享單車用正規的方式來替代了以前的黑車,從某種情況下,它對社會進步有推動作用。
第一梯隊的兩家不會倒了,因為有政府的支持。政府支持綠色出行,因為一部汽車要占用很大的空間和資源,而共享單車則綠色環保,所以政府支持共享單車這個理念。第二,共享單車會形成一些區域性的壟斷。共享單車是有地域性的,比如我在上海我就在上海用,如果出差就不用了,所以共享單車會形成一些地域性的壟斷而不是全國性的壟斷,我覺得在這方面還是有很大的前景。
共享單車需要找到新的盈利模式。現在的盈利模式主要有兩個:第一是收使用費;第二是押金。有人做了一個計算,像摩拜有4000多萬個用戶,如果一個用戶存199塊錢,相當于小型銀行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有一些新的收費模式,比如廣告。現在有的共享單車輪子上有廣告;第二個是用戶數據的變現;第三是引流,這些用戶騎車到什么地方,知道他們的行為以后,可以做引流。
很多共享經濟概念的東西不能賺錢
共享經濟有一個特點,就是把規模經濟用到了極致,贏家通吃。為什么會贏家通吃?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是邊際成本遞減,試想一下,開發一個APP,1個人用和100萬人用,成本幾乎是一樣的;第二是平臺效應,我開發一個類似QQ的東西,如果只是1個人用,就沒意思。但如果是2億個人用,就有很大的溢出效應。這就是共享經濟和傳統經濟的不同:一定要做到行業的龍頭,才有機會做到贏家通吃,后面的只是陪練而已。
風險投資在投的時候,它們有算過概率,就是投的100個項目里面,可能會成10個,在10個里面,可能帶來超額收益的就兩三個。所以它的投資組合里面,可能投了N多個同類的項目。只要在這N多個里面有一個跑出來了,它就可以贏家通吃。
商業模式最后到底能不能帶來豐厚的利潤,還是市場說了算。風投投資之前可能做了很多的預測,但最后還是市場來決定。
共享經濟前景仍然看好
我覺得共享經濟的風口還會持續,這是一個趨勢。為什么呢?這是消費者的一個需求。我們今天看到,共享經濟的真正的主力軍不是60后或者70后,而是95后。他們的理念就是開放、共贏、共享。他們愿意分享,愿意使用這些東西,這代表了消費者的一個需求。
從社會的角度來講,共享經濟是一個帕累托最優。如果我一個人用,它的使用效率很低。如果把這個東西貢獻出來,可以使社會的資源得到更好的分配,使得所有人的福利上升了。在經濟學里面,我們叫做帕累托最優。這代表著一個趨勢。
為什么共享經濟在中國這么火,而在西方卻不怎么樣,這和智能手機有關。目前中國智能手機的用戶已經超過7億人,所以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好的商業模式在硅谷是0到1,他把模式弄出來了。但從1到100,只有中國能夠提供這個土壤;第二,中國在法律上的監管還有點滯后,同時,政府也鼓勵創新。為什么共享經濟在中國能夠快速地發展,它有一個群眾基礎,還有監管方面的的基礎。
中國要成為世界商業社會的領導者,商業模式的創新很重要。共享經濟包括資源、時間、空間和知識的共享等等。今天,所有的資源分配是不均勻的,有的人多,有的人少。那么,通過共享,使得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的話,更多的人便能夠從中獲利。更重要的是,它是一個民主和個性化的載體。原來B2C,消費者是弱勢群體,必須接受商家給出的條款。共享的背后是C2C,彼此的地位是平等的,所以在這代表了人們的思潮和理念的更新。
共享經濟目前面臨的最大困境是人性。當你使用時,你是否像主人一樣的珍惜和愛護?第二個就是搭順風車,有的人愿意分享,有的人不愿意分享。只有一方分享,另一方只負責接受的話,這是沒法共享的。所以,最重要的是理念的改變,要所有的人都愿意出來分享。
同時,監管也要跟上。我們要適度的監管,不能放置不管。放置不管之后就會泛濫。而且,我們要和傳統結合起來。我在國外看到自行車有樁的和無樁的是并行的,而中國全是無樁的,這樣帶來了很多方便,同時也帶來了很多隱患。如亂停亂放,交通事故。社會和政府可以合力來做這個事情,出行這部分是公共服務,本來應該是政府提供的,現在企業為社會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所以企業和市場雙方可以配合起來,既有監管,又有市場的力量,使得市場能夠更加規范地發展,而不是像現在這樣野蠻發展。
以下是小藍單車創始人李剛在36氪發表的聲明全文:
很抱歉,這兩天關于小藍單車的消息打擾大家了。不知不覺,小藍單車已經一年,野獸騎行也已經三年了。一切的一切都源自對騎行的熱愛,而這一切的一切都不曾消磨這份感動。
關于小藍單車和野獸騎行,作為一位CEO,我做錯了,我也希望借這個機會跟所有團隊成員、用戶、投資人、供應商和合作伙伴說一聲抱歉,我會盡我全力挽回,愿我們可以一起攜手度過難關。
今日,小藍單車與拜客出行達成了戰略合作,將由拜客出行全權代理小藍單車未來的運營,用戶可以一直使用小藍單車。在完成技術對接后,押金用戶將免費使用小藍單車。我們也會與拜客出行一同增加調度,讓更多的小藍單車與您見面。感謝拜客出行在小藍單車最艱難的時刻出現,保證了我們對于用戶最起碼的承諾。
從做小藍單車的第一天開始,我們始終如履薄冰,面對著強大資本加持的前兩名玩家。小藍單車一直希望通過最好騎的單車,一線城市的縱深投放和最酷的品牌打造成為市面上的突圍者,畢竟每一個人心中都有那一份偏執。當時我預計一線城市會限制投放、發牌照,因此全力打一線城市,而后得到更大資本加持后,滲透入二三線城市。半年時間,累計投放了60萬臺車,最高時每日300余萬日訂單,2000萬注冊用戶。只是沒想到政府的限制投放比預期要晚,致使前兩家投放了大批車輛,比例遠遠超過小藍單車。
很多用戶一直在說小藍單車是最好騎的共享單車,我非常感動。但再好騎的產品,在缺少了多元化資本支持和良好的財務規劃能力時,都顯得無力。為了追趕生產進度,小藍單車在四五月份追加了數億元生產合同,本來預計五月末六月初融資成功后就可以一次性將資金問題解決,而隨著資本市場冷靜,融資變成了泡影,并購喪失了最佳時機。
從6月份開始,仿佛小藍單車受了詛咒。資本市場急轉直下,我跑遍了上百家基金,得到了無數關于產品和團隊的稱贊,但這一切都沒有換來一筆資金,打沒了我最后一分驕傲。無數次小藍單車遇到危險,一直支持鼓勵我的黑洞資本都選擇相信和支持,但我辜負了他的信任未能拉入任何其他資方。各方并購,有真有假,而我總是抱著僥幸選擇相信善意,而在共享單車這樣兇險市場,我的心智還太幼稚,至今尚一無所獲。面對供應商,我甚至找來了其他的訂單幫助其消化庫存,但最終小藍單車和野獸騎行惡化的財務狀況,讓訂單遲遲不敢下達。
我從來都沒有否認我的錯誤,內心中充滿了煎熬,幾個月寢食難安。曾經我一直以為只要為了公司好,任何決定都是偉光正的,現如今我才知道什么是責任。曾經我相信成王敗寇,現如今我才知道先做人,才能再做事。曾經我自詡勇敢不慫,現如今我才知道做人做事必須要有的底線。曾經我事業第一,現如今才感受家和兄弟的意義。
我不知道我的未來是不是完蛋了,但我會一直拼盡全力,因為我知道,只有我拼盡全力,才有機會在未來彌補現在的錯誤。
最后,我想說,小藍和野獸團隊,不要傷心。我們戰到了最后一刻,我相信每一個人都可以挺起胸膛,帶著驕傲離開。你們沒有失敗,你們是值得尊敬的。欠大家的工資,我會想盡辦法盡快解決。
這個世界總有那么一抹藍,值得我們回味。
市場永遠充滿各種各樣的機遇,勇敢的創業者,希望你不要氣餒,下一次也許你就是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