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在過去50年,硅谷一直被公認為是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樞紐中心。就像以色列創業國度一樣,硅谷創新的基礎起源于軍事工業。
在過去50年,硅谷一直被公認為是全球領先的科技創新樞紐中心。就像以色列創業國度一樣,硅谷創新的基礎起源于軍事工業。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盟軍的軍事技術主要是在硅谷進行開發的,而且得到了硅谷締造者—弗雷德·特爾曼的幫助。戰后,弗雷德擔任斯坦福大學工程系主任,通過設立斯坦福大學工業園,一手建立起大學,政府和私人產業界之間的合作關系。在斯坦福大學工業園里有很多高科技企業,包括軍工企業,如瓦里安聯合公司,通用電氣,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弗雷德也是惠普創始人威廉·休利特和帕卡德的啟蒙導師。
然而,在過去5年,創業者們逐漸蜂擁進入舊金山作為創業的目的地,而不再是硅谷。
我在1995年從以色列來到舊金山,當時是90年代中期的科技發展高峰期。我的父親,當時是特拉維夫大學應用物理學的研究科學家和博士后研究員,加入了硅谷的Measurex,這是我第一次知道硅谷:快速發展,生機勃勃的地方,吸引了全球最優秀的創新者和技術專家。
當我們到達的時候,舊金山還只是個居住區,是一個小鎮,那里的人們生活很愜意。很多地方像SOMA,Mission Bay,都是工業區,完全不適合居住。5年前,1990年,不到1%的城市人口在高科技領域工作。那些在科技公司工作的人都會從“城市”乘車到“硅谷”上班。路上通勤時間大約要30分鐘到一個半小時,這取決于你到哪里和路上的交通情況。
硅谷1995-2005
行人在谷歌公司位于硅谷山景城的總部門前拍照
在1995-2005年間,硅谷一直在發展,在各方面都領先,吸引人才,是全球的創新中心。也正是在這一期間,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很多硅谷知名企業打好了發展的基礎,包括雅虎,易貝,谷歌,PayPal,Salesforce,linkedIn,臉譜。
1990年末到2000年間,硅谷的公司獲得了大量的風險資本支持,在這個地方出現了成千上萬的新創企業。風險資本投資在2000年達到創紀錄的規模,當時在1999年末有323億美元投到了硅谷。
然后,2001-2002年,互聯網泡沫破裂,對硅谷產生嚴重的影響。大量在2000年成立的高科技企業沒有撐過2003年。到2009年,在2000年成立的公司中5家中不到一家還在運營。
然而,硅谷持續從全世界吸引人才,這里集聚了300萬人口,硅谷開始復蘇,很多新公司開始出現。從1995年到2005年,硅谷高科技企業中有52%是由移民創立或聯合創立的。
2008年的大蕭條
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后一名交易員的神態
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衰退之一,重創美國和世界經濟。2008年到2010年,衰退導致股票市場大跌,投資銀行關門合并,就業減少,美國金融業發展萎縮。美國丟掉了880萬個就業崗位,包括制造業以及零售,建筑和醫療服務領域。
這一次,對很多人來說,是一次機會,也促使我轉向了科技行業。
很偶然,衰退對舊金山的未來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并且為舊金山在經濟轉型以及創新資源在硅谷和舊金山之間的重新配置奠定了基礎。
舊金山的轉型(2010-2015)
推特位于舊金山的總部大樓
在衰退之前,舊金山的市中心地區有大量的金融和銀行機構。很多公司在2008年-2010年關門,其中很多都是金融,保險和房地產企業,這導致出現“產業真空”,城市中心地區出現了很多閑置的辦公室。
2011年,為了降低舊金山9.4%的失業率,當時的市長Ed Lee通過了“社區優惠法案”—一項稅收優惠政策來推動經濟發展,主要是通過吸引像推特,Zendesk這類企業到舊金山Mid-Market街區來。其他公司后來也受益于該稅收優惠政策。
同時,硅谷地區的創新中心比如知名的帕羅奧圖和斯坦福研究園辦公租金昂貴,而且空間有限。在桑尼維爾,山景城,帕羅奧圖和門羅帕克,已經沒有辦公空間了,上述城市的辦公空置率遠遠低于舊金山10.6%的空置率。這也是谷歌,LinkedIn,蘋果,臉譜在舊金山設立辦公室的原因之一。
簡而言之,由于舊金山的辦公樓空置率較高,還有稅收優惠,而且在硅谷辦公空間有限,所以很多快速發展的高科技企業決定搬到舊金山利用舊金山便宜的租金和辦公樓供給充足等好處。
實際上,自2010年以來,舊金山有250萬平方英尺的辦公面積被硅谷或半島的公司填滿,這些公司要么是在舊金山開設新辦公室,要么就是直接搬到舊金山。在2012年到2013年,24家公司從半島和硅谷搬到了舊金山。還有來自城外的高科技企業如亞馬遜,微軟,雅虎,谷歌,易貝,Mozilla和LinkedIn。
沿著這種趨勢,2004-2010年成立的一批快速發展的企業在舊金山發展壯大:推特,優步,Dropbox,Airbnb,Yelp,BitTorrent,Square,Slack,Pinterest。
這些高科技企業的高度集聚吸引了更多的年輕人來到舊金山來創業,這又促進了舊金山創業生態系統的發展。
從2010年1季度到2013年2季度,在舊金山設立辦公室的高科技企業數量增加了40%,企業總數達到1957家,而且高科技就業崗位數量增加了57%。到2014年,舊金山有2000多家新創立的高科技企業。在2015年,所有辦公室租賃合同中有60%是來自科技企業。
隨著舊金山的就業機會越來越多,千禧一代和技術專業人士也逐漸集聚舊金山。年輕的科技從業人員,越來越不愿意將自己的職業生涯長期綁定在一家公司身上,現在都希望能夠在舊金山工作生活,不愿意到硅谷工作。
在這一趨勢的影響下,創業企業在舊金山設立辦公室就比較合理了,因為這樣創業企業更容易在舊金山招到合適的員工。
正如Salesforce的聯合創始人Marc Benioff在評論搬到舊金山時所說的,“我們從舊金山獲得了很多支持,吸引了很多年輕人才。”
創業企業搬到舊金山已經非常明顯,SoftTech的執行合伙人Jeff Clavier認為,這導致“舊金山雇員戰略”成為硅谷最大的挑戰。為了適應很多員工要通勤到舊金山的現象,在半島和南灣地區的企業開始沿著101公路每天接送員工上下班。
舊金山高科技企業集聚還意味著有更多的機會獲得客戶,從其他企業那里招到人才。
風險投資跟隨人才北上
一位創業者站在公司門前,舊金山
很多沙丘路上的風險投資公司跟隨人才的流動和創業企業的遷移來到了舊金山,在舊金山設立了分支機構,這樣能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到人才,能抓住新的投資機會,讓資本跟隨人才和創業企業的步伐北上。
在舊金山的SOMA區,圍繞South Park,在過去的兩年里已經成為很多沙丘路上的投資機構在舊金山的大本營。谷歌基金也在SouthPark設立了辦公室,Accel Partners,SoftTech VC 也在附近設立了辦公室。越來越多的風險投資公司將舊金山看成是自己的家:洛克菲勒家族基金,Highland Capital Partners,Alsop Louie Partners,Homebrew,Hummer Winblad Venture Partners,Sigma West 和Next World Capital等等。
企業融資數據也反映了這一轉變。
2013年,舊金山市吸引的風險投資金額為43.9億美元,大約是灣區總量的三分之一。帕羅奧圖位居第二,吸引的風險投資金額為12.9億美元。硅谷則緊隨其后,Redwood city獲得了10.6億美元風險投資,山景城為9.18億美元,桑尼維爾為8億美元,圣塔克拉拉為7.33億美元,圣瓊斯為6.88億美元。
2014年,加利福尼亞吸引了268億美元的風險投資,其中41%或110億美元投向了舊金山市的高科技企業。
同一年,舊金山獲得風險投資的企業數超過了灣區任何其他地區,為584家,而帕羅奧圖則為103家,山景城則為85家,分別位列第二和第三。其他科技創新中心城市,包括紐約,波士頓,西雅圖,或奧斯汀等城市獲得風險投資的企業數量都低于舊金山。同時,美國風險投資總額—473億美元中有23%投向了舊金山市的創業企業。舊金山市在風險投資方面的上升趨勢在2015年持續,并且直到2016年1季度,其融資金額開始有所下降。
2016年1季度,風險投資金額在硅谷和舊金山市都有所下降。舊金山市有155個企業獲得了30.4億美元投資,而硅谷則有162家企業獲得了29億美元投資。
但現在2016年的情況還不明朗。
現 在
在衰退和大公司陸續出現危機之后,我們看到科技樞紐在全世界保持良好發展。由于產業出現真空,高科技企業從硅谷搬到舊金山和大灣區地區不可避免。
舊金山作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其發展也遇到很多問題。在2010年以來,有50000多人搬到這座城市,導致物價上漲,住房供應不足,交通擁堵,而且舊金山常住民和新的科技精英之間也存在文化沖突。舊金山的房地產市場是美國最貴的市場,舊金山只有11%的人口有能力購買住房,85%的新建住宅目標定位于高收入的科技從業人士,而不是普通百姓。很多居民離開了舊金山搬到了灣區東部,這反過來又導致那里的房價上升,尤其是像奧克蘭市。
然而,在過去5年,舊金山作為科技創新中心,其發展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今年1月,全球風險投資的15%投向了舊金山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