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中國商界最經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訓教材,是世界500強企業必備培訓課程。2002年,福布斯將其評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大管理類書籍之一。
《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是中國商界最經典、最著名的一部培訓教材,是世界500強企業必備培訓課程。2002年,福布斯將其評為有史以來最具影響力的10大管理類書籍之一。
書中精選了柯維博士“七個習慣”的最核心思想和方法,為忙碌人士帶來超價值的自我提升體驗。它不僅是企業、組織機構,更是個人獲得自我提升的人生必修教材,讓我們用最少的時間,參透高效能人士的持續成功之路。
習慣一:積極主動——個人愿景的原則
習慣二:以終為始——自我領導的原則
習慣三:要事第一——自我管理的原則
習慣四:雙贏思維——人際領導的原則
習慣五:知彼解己——同理心交流的原則
習慣六:協作增效——創造性合作的原則
習慣七:不斷更新——平衡的自我更新的原則
積極主動
Be Proactive
積極主動即采取主動,為自己過去、現在及未來的行為負責,并依據原則及價值觀,而非情緒或外在環境來下決定。積極主動的人是改變的催生者,他們摒棄被動的受害者角色,不怨天尤人,發揮了人類四項獨特的稟賦——自覺、良知、想象力和自主意志,同時以由內而外的方式來創造改變,積極面對一切。他們選擇創造自己的人生,這也是每個人最基本的決定。
以終為始
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所有事物都經過兩次的創造——先是在腦海里醞釀,其次才是實質的創造。個人、家庭和組織再做任何計劃時,均先擬出愿景和目標,并據此塑造未來,全心投入自己最重視的原則、價值觀、關系和目標。對個人、家庭或組織而言,使命宣言可以說是愿景的最高形式,它是根本的決策,主宰了所有其他決定。領導工作的核心,就是基于共有的使命、愿景和價值觀,創造出一個文化。
要事第一
Put first things first
要事第一即實質的創造,是夢想(目標、愿景、價值觀及要事處理順序)的組織與實踐。次要的事不必擺在第一,要事也不能放在第二。無論迫切性如何,個人與組織均要更多聚焦要事,重點是,把要事放在第一位。
雙贏思維
Think win-win
雙贏思維是一種基于互敬、需求互惠的思維框架與心意,目的是分享更多的機會、財富及資源,而非敵對式競爭。雙贏既非損人利己(贏輸),亦非損己利人(輸贏)。我們的工作伙伴及家庭成員要從互賴式的角度來思考(“我們”,而非“我”)。雙贏思維鼓勵我們解決問題,并協助個人找到互惠的解決辦法,是一種咨詢、力量、認可及報酬的分享。
知彼解己
understand and be understood
當我們不再急切回答,改以誠心去了解、聆聽別人,便能開啟真正的溝通,增進彼此關系。對方獲得理解后,會覺得受到尊重與認可,進而卸下心理防備,坦然而談,雙方對彼此的了解也就更順暢自然。知彼需要仁慈心,解己需要勇氣,能平衡兩者,則可大幅度提升溝通的效率。
協作增效
Synergize
統合綜效談的是創造第三種選擇,即非按照我的方式,也不是遵循你的方式,而是創造第三種更好的辦法。它是互相尊重的成果——不但了解了彼此,甚至還稱贊彼此的差異,欣賞對方解決問題及把握機會的手法。個人的力量是團隊和家庭統合綜效的基礎,能使整體獲得一加一大于二的成效。實踐統合綜效的人際關系和團隊會揚棄敵對的態度(1+1=1/2),不以妥協為目標(1+1=1.5),也不僅僅止于合作(1+1=2),他們要的是創造式的合作(1+1﹥2)。
不斷更新
Sharpen the saw
不斷更新談的是如何在身體、精神、智力、社會/情感四個生活基本面中,不斷更新自己。這個習慣提升了其他六個習慣的實施效率。對組織而言,習慣七提供了愿景、更新及不斷的改善,使組織不至呈現老化及疲態,并邁向新的成長之路。對家庭而言,習慣七通過固定的個人及家庭活動,使家庭效能升級,就像建立傳統,使家庭日新月異。
這七個習慣是一個系統,它們相輔相成。習慣是態度與行為的根本,習慣決定行為,行為形成習慣,而習慣左右著我們的成敗。要提升自我,必須從改變習慣著手,“由內而外全面地重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