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17年來,中國MBA教育發展經歷了不少波折,但總體上發展非常迅猛,招生院校從最初9所擴大到現在127所,招生規模逐年增加,每年大約有3-4萬名MBA學員畢業。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中國MBA必將在全球工商管理教育體系中,后來居上,實現從模仿到領跑的跨越!

  “2008中國最佳MBA排行榜”,昨日在北京揭曉。這是繼2004年和2006年之后,《經理人》第三次發布這一中國最具權威性和影響力的MBA排名。

  在這份歷時3個月調研完成的排名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MBA項目連續三次獲得第一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MBA項目和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MBA項目緊隨其后,位列第二和第三。

  2008年,世界MBA教育走過百年歷程,中國MBA教育發展進入到第17個年頭,《經理人》“中國最佳MBA排行榜”6年來也連續舉辦了三屆,成為中國管理教育界和工商管理界極具影響力的“大事件”。

  1908年4月8日,哈佛商學院開設了世界上第一個MBA課程,首批學員僅有33人,其中只有8個人在兩年后順利畢業。今天,全球每年大約有50萬人MBA畢業,這個數量每年還在快速增長。美國經濟現在雖然遇到不少的麻煩,但從去年的數據來看,美國參加高等商學院入學考試的人數增加了7%,而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增加超過20%。

  一個世紀以來,MBA教育培養了無數商界領袖,他們改變了自己企業的命運,甚至影響著一個國家的經濟。在世界500強企業中,差不多有四成的CEO擁有MBA學歷,像GE董事長杰夫?伊梅爾特、花旗的維克拉姆?潘迪特、三菱UFJ金融集團的畔柳信雄、葛蘭素史克的讓?皮埃爾?馬瑞勒等等。

  然而,MBA百年發展在推動全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遭遇重大挑戰:首先是脫離實踐。在北美,近幾年來,MBA教育被部分企業和學者質疑越來越遠離實踐。其次是面臨道德挑戰。安然事件中,作為丑聞主角的首席執行官杰弗里。斯基林(Jeffrey Skilling)即為哈佛MBA畢業生;在最近愈演愈烈的美國金融危機中,美國調查部門已經介入。雖然美國調查部門尚未發布調查結論,但金融業作為名校MBA最大就業行業之一,部分MBA背景的高管對金融危機的形成,罪責難逃。

  中國MBA教育自1991年開始試辦以來,經歷了不少波折,但總體上發展非常迅猛,招生院校從最初9所擴大到2004年的86多所,到2006年95所,再到現在127所,招生規模逐年增加,每年大約有3-4萬名MBA學員畢業。但面對企業巨大的管理需求,人力資源市場呈現供弱于求的局面,MBA仍然有很大的缺口。盡管各屆對MBA教育及畢業生能力,褒貶不一。但中國MBA 17年的發展,貢獻不容否認。經理人雜志從1998年創刊之始就關注、報道和研究MBA教育,并于2004年在國內首度按國際慣例推出“中國最佳MBA排行榜”。從經理人雜志多年的研究來看,MBA教育對中國經濟的總體貢獻有三個:一是推動了現代管理在企業中的普及;二是培養了一大批具有全球視野的創新型復合人才;三是形成了適合企業不同需求的多層次人才培養及供給模式。

  成績很大,挑戰也很多。過去,中國的商學院一直在學習西方的模式,管理理念、案例、課程設置等等,都是如此。因此,種種質疑始終伴隨著MBA教育的發展??傮w來看,與北美情況類似,質疑MBA教育脫離中國實踐,是核心問題。圍繞這個核心問題,近幾年來,MBA從招生、面試、教學到就業,整個鏈條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比如把考試科目精簡為2門,不簡單照搬西方管理理論,而是著手研發本土管理理論,改研究式的畢業論文為應用性的案例分析,增加實踐課程和軟領導技能課程,等等。現在,中國的商學院開始有意識地挖掘和總結自己的東西,把更加中國化的思想、案例和課程傳授給學員。清華經管學院最近發布的新版MBA,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的“中國實驗室項目”都是全新的嘗試。在創新過程中,中國MBA教育也逐漸從當初眾院校一哄而起,照搬西方,到當前形成了不同的模式和特色,形成了不同的核心競爭力。未來,這些創新和調整將越來越多,也將提升中國MBA教育的整體水平。未來學家奈德比特最近在北京舉行的中國CEO年會上說,未來50年中國將成為多方位的領導者,教育在其中起關鍵作用。中國MBA能否成為未來全球MBA教育的領導者,這值得期待!

  對此,經理人雜志總編輯楊俊杰表示,在未來10年乃至50年中,經理人雜志將繼續堅持按照國際慣例,獨立第三方排行,推動中國MBA在全球競爭中,實現從模仿到領跑的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