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似乎很多人都在等待老羅親口宣布失敗的那一刻。

  畢竟從2012年4月8日老羅正式宣布做手機起,無數質疑聲便隨之而起并愈演愈烈,“老羅注定失敗”似乎只是一個時間的結果。

  而T1、T2的市場表現不佳更是印證了這種觀點。期間暴露出的諸如設計、品控、研發、代工等問題,也讓一貫驕傲的老羅多次被“打臉”,不得不多次公開道歉。

  進入2016年的錘子更是進入多事之秋,“團隊分裂“、”被收購”、“股權質押“等各種真假參半的消息層出不窮。看笑話的人似乎越來越多,甚至在知乎社區出現“老羅釘在科技恥辱柱上是恥辱柱的恥辱“的論調。而一貫好斗的老羅卻出乎意料的隱忍不發。

  因為,無論是錘子內部還是外界,都明白一個事實:T3將是錘子最后的機會。是非成敗在T3之后會給出一個結果,無論是榮耀還是恥辱。這是作為一個創業者的羅永浩必須所承受的。

  羅永浩的“無知”

  很多人其實并不了解老羅,也沒用過錘子手機,但不妨礙一有風吹草動就急于把老羅拉出來批判一番,用迎合所謂“主流”的姿態,獲得關注和流量,贏得掌聲。正如老羅曾經不了解手機行業一樣,幾乎把同行攻擊了遍,迎合自己的擁躉,贏得“天生驕傲”的姿態和陣陣掌聲,最后一次次打自己的臉。2014年12月6日,老羅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完成《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系列最后一場演講后,很少再發出自己聲音,而將錘子團隊推到前臺,試圖淡化自己的影響。然而“輿論”并沒有放過老羅。老羅說自己一直想不通一件事:沒做手機之前,媒體上關于我的新聞,99%的都是正面,而做手機后,怎么都是各種負面新聞。事實上,老羅的疑惑摻雜了太多自我的主觀情緒在里面,不是媒體和他有仇,而是媒體需要消費他。心理學上有一個廣為人知的現象叫“負面偏好”(negativitybias),即“人會更多地注意負面信息和事件”。而反映到媒體上,即負面消息永遠多于正面消息。以錘子手機為例,負面消息帶來的傳播度和流量遠遠超過正面消息。即使媒體一半用來報道正面,一半用來報道負面,然而留給受眾的印象依然是負面報道居多,因為受眾更容易被負面信息吸引并主動傳播。所以現實是,錘子手機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壞,而反映到互聯網上,就是錘子手機特別糟。

  當他進入手機這個陌生領域,首先會涉及到激烈的商業競爭,其次面臨的是圍繞著“商業”而存活的媒體或網站。這些媒體或網站結成了各種“行業潛規則”,牽扯到各種利益,這是一個全新的生態,而老羅作為一個企業的負責人,卻對比嗤之以鼻。沒有意識到危險的老羅不僅把同行得罪個遍,并忽視“潛規則”的存在,得罪了不少媒體,終于在T1出現品控問題后,輿論一面倒影響至今。“公眾人物”讓老羅和錘子手機獲得足夠的曝光度,卻在問題出現后,因舉措失當導致問題被“無限”放大化。

  羅永浩的“原罪”

  也許從一開始,大家都沒有認為老羅是認真的。盡管老羅一直標榜自己“我不是為了輸贏,就是認真“。老羅在回答《過去的五年(2011~2015)你經歷了哪些重要的人生節點?對現在有哪些影響?》時寫了一篇文章,其中最后一段是這么說的:“他們從很好的互聯網公司或芯片公司來到錘子科技,并且幾乎沒有人看好錘子科技的發展。但當時我像傻x一樣得意洋洋,對此一無所知。后來公司最困難的時候,他們當中有些心理狀態不穩定的經常在群里交流負面情緒,我說你們他媽的這么不看好公司的前途,當初為什么要來?他們說上學的時候聽了你的錄音,心里當你是啟蒙老師,現在看你犯傻要做一件找死的事,就覺得那就浪費個一年左右的時間幫你了結這個心愿吧。”連老羅的擁躉都認為老羅當時只是一時心血來潮,更何況外界。

  在外界看來,老羅沒有像雷軍一樣可以吹噓的資歷,除了“單口相聲”外。事實上,公眾質疑是合理的。

  在前幾年所謂跨界做手機的明星或網絡紅人一抓一大把。網紅有芙蓉姐姐推出的所謂“女神”手機,明星有韓庚、崔健、周杰倫等推出的定制手機,牛鬼蛇神、泥沙俱下。這些定制手機,無非是廠商和網紅、明星互相合作,一方借助對方的名氣宣傳,另一方把自己的影響力變現。而抱著這種心態做出的產品可想而知。所以當老羅宣布做手機后,多數人的判斷是,老羅要做“粉絲手機騙錢了”。基于這種判斷以及公眾對各種定制機“坑粉“的認知,沒有人看好老羅是正常的,更何況老羅一副狂妄的樣子,宣稱“蘋果要完蛋了”、“一群笨蛋等著我去虐呢”……

  我在最初的判斷同樣是“老羅注定失敗“。當T1上市后,我在是否要購買T1的過程中,一度因為老羅的因素而放棄。不過當我看到真機的那一刻,我第一反應是,去他的老羅,這手機我要了。使用T1一個月后,我改變了自己最初的看法,認為T1是一部在國產手機中足夠優秀的手機。可以說T1有一系列問題,但無法再判定“老羅騙粉絲錢”。在2015年時,T1和AppleWatch并列獲得iF國際設計獎金獎。對于優秀的設計和體驗,不應該吝嗇我們的贊美。

  羅永浩的“失敗“

  老羅曾在《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創業故事》最后一場演講中,回應過有關“失敗“的問題。給出的答案是:“如果我們成功,很大程度上,這是正派、體面、原則性和理想主義的成功:因為價值觀方面的原因,我們得到了太多不合一般商業邏輯的支持和幫助。如果我們失敗,可以肯定,這是商業能力上的不成熟,跟我們沒有采取流氓手段獲益沒有絲毫關系,更談不上理想主義和情懷的失敗”。

  老羅承認了一點,如果錘子失敗,一定是因為商業能力的不成熟,而非理想主義的情懷和失敗。

  很多人嘲笑老羅用“情懷“忽悠自己的粉絲,面對創業前期慘痛的教訓,老羅想明白一件事,”理想主義的情懷“只能是產品的理念,而能否被市場認可,則必須遵守“商業”這個基本法。于是,老羅有意識的把自己融入到錘子這個團隊中,以一個“符合大眾期望”的企業家姿態出現。即這個團隊的產品不再是老羅,而是手機。沒有人只是因為喬布斯才去買蘋果手機。并且老羅也不是喬布斯,他的資歷不足以顛覆整個行業。對于一個品牌來講,這個品牌創始人的某種特性會吸引到我,但這并不是我決定購買這件產品的最終因素。

  雖然,老羅是一個很不錯的產品人。一方面,他的很多想法超出了常規,甚至說不符合商業邏輯,但帶給用戶一定的驚喜。另一方面,可以說錘子手機有很多設計,帶來良品率低、無法正常供貨等問題,讓我們有理由嘲笑老羅的“無知“。

  或許在我們眼中,評判一個創業者只有一個標準,就是成敗。如果沒有蘋果商業上的成功,喬布斯的自私和偏執也許無法被人原諒。

  無論把創業說的多么美好,也掩蓋不了創業是一種以賺錢為目的的商業行為,改變世界是其次。

  一個老師和一個商人說同樣的話感覺是不一樣的,老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告訴大家什么是善良,什么是體面,大家自然就會接受。而這種話從一個“商人”嘴里說出來,則有些怪異。

  老羅似乎陷入一種追求“完人”的境界,一方面希望獲得商業的成功,另一方面則想成為道德上的榜樣和楷模。

  從沒有一個企業或著商人,會把“理想主義”掛在嘴邊,即使備受尊崇的谷歌尺度也僅僅是“不做惡”,蘋果也從來只在廣告中展現一種生活態度,喬布斯私德的缺陷更是人盡皆知。

  處在不同的語境,我們對每個事物的要求和評判不一樣。我們不能要求一個哲學家可以賺大錢,也不能要求一個企業家成為“圣人”,這往往會給人的認知造成一種混亂。

  任何一個商業品牌請盡量遠離涉及到“道德”的評價體系,或者說,盡量保持品牌的“中性”。這個產品可以是宣揚高端的生活[FS:PAGE],雖然它不一定代表“理想”,也不一定鼓吹“善良”。

  來源:創事記

  選擇success,選擇成功!MBA全國免費咨詢電話:400-010-9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