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據了解,今年3月,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發布《關于征集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選題的通知》,戴德明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提

據了解,今年3月,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發布《關于征集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選題的通知》,戴德明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提交了這一研究選題,并入選了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標項目。 7月15日,經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準,2016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面向全國公開招標。戴德明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在暑假期間開展集中論證,于9月初提交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投標書。11月7日,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發布《2016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立項名單公示》。

 

該項目擬在充分評價我國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基礎上,對國際會計準則中的爭議性規則進行全景式的理論剖析,論證法律制度與會計規則的同步優化方案,支持立法機關建設和完善既面向國際趨同、又符合中國經濟法律環境和實踐需要的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

 

該項目首席專家戴德明教授率領的研究團隊注意到,近些年來,不少未經甄別的國際會計慣例在經濟管理類教科書中流傳。我國流行的會計學教材和會計理論著作對中國法律等特殊國情因素的關注不夠,因而難以體現中國本土特色。這種情況引起了戴德明教授和研究團隊成員的警覺。他們在學院和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持和相關制度的指引下,制定了一個長期研究計劃,對會計基礎理論追本溯源,進行辯證分析。新世紀以來,他們陸續出版了《會計制度與經濟發展——中國企業會計制度改革的優化路徑研究》、《法律制度與會計規則——關于會計理論的反思》等著作。《財貿經濟》、《經濟管理》、《會計研究》、《社會科學戰線》、《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學術刊物率先刊發了項目團隊提出的“根據法律事實記賬是會計保持其行業價值的底線”等系列觀點,并被《新華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等摘編轉載。

 

這是一項由多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培育出來的重大項目。首席專家戴德明教授和人民大學商學院包括耿建新教授、荊新教授、徐經長教授、趙西卜教授、周華副教授5位子課題負責人等成員的研究方向此前均有幸得到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支持,他們分別主持過多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這體現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評審專家們長期以來對會計基礎理論研究的重視、鼓勵和支持,是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引導作用的生動注解。

 

項目團隊成員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青年項目、一般項目、重點項目)期間,響應“為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推動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的倡議,注重培育政府信得過、用得上的社會科學原創成果。前期積累的學術觀點2009年2月入選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編輯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成果要報》,2016年4月和5月先后入選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國家首批高端智庫之一)編輯的《問題與思路》和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編輯的《國家高端智庫報告》,多次被中央領導批示,并被多個經濟監管部門用作立法參考。

 

這是一項跨學科、跨院校、跨系統的研究課題。本著為會計立法、會計教育和會計實踐提供本土原創理論支持的理念,戴德明教授邀請兄弟院校長期從事會計相關基礎理論研究的學者組建了交叉學科團隊。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先生長期為研究團隊提供法學理論支持;經濟學院、法學院、財政金融學院等院系多位學者應邀參與跨學科課題研究;兄弟院校的多位中青年會計學者大力支持基礎理論團隊攻關,并作為主要專家參與了項目論證和研究;財政部、一行三會等監管機構的專家積極支持并參與合作研究,為該項目提供調研等全方位支持;中國會計學會、財政部會計準則委員會、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等權威機構為該項目提供全面的學術支持。大家的共同目標是相互鼓勵、相互支持、通力合作,為進一步促進我國會計立法、會計教育、會計實踐,而著力打造本土原創的、與國際經驗并駕齊驅的會計規則和會計理論學說。

 

這是一項剛剛踏上新起點的創新事業。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會計理論研究形成了包括楊紀琬先生、閻達五先生合作創建的會計管理活動論等在內的本土原創的會計理論學說。如今,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穩步增強,在會計準則國際趨同戰略已經取得既定成效的基礎上,我國會計理論研究具有了創新發展的條件和動力。

 

據了解,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迄今批準有多項會計類重大課題,選題覆蓋會計史、環境會計與審計等領域。2016年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課題再次批準立項會計類選題,充分說明了黨和國家對會計工作、會計事業的高度重視。這項光榮的事業值得人們珍惜和發揚光大,會計理論工作者可謂任重而道遠。

 

【中國人民大學會計學科】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是我國工商管理教育的發祥地,現為工商管理一級學科點,擁有工商管理國家重點一級學科以及企業管理、產業經濟學和會計學3個國家重點二級學科。2012年,中國人民大學工商管理學科在教育部第三輪一級學科評估中,名列全國第一。商學院于2010年、2013年先后通過EQUIS認證和AACSB認證,成為中國內地獲得兩大全球管理教育頂級認證的商學院之一。商學院的工商管理碩士(MBA)教育、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BMA)教育、高管教育(Executive Education)項目均被入選英國《金融時報》全球50強。

 

中國人民大學會計學科前身是1950年建校時設立的財政會計專業(簿記教研室),至今已擁有60多年歷史,2001年、2007年均被教育部評定為國家重點學科。2009年,會計學專業入選“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一批知名學者發揮傳幫帶作用,傳承趙錫禹、趙玉珉、閻達五、閻金鍔、王慶成、賀南軒、王景新等前輩所凝練的會計教學和研究理念,培育了新生力量。王化成、戴德明、徐經長、趙西卜入選財政部“全國會計名家”培養工程,支曉強、孫蔓莉、周華、葉康濤、袁蓉麗、張敏、戴璐先后入選財政部“全國會計領軍(后備)人才”培養工程。會計學科近半數教師曾參與企業會計準則、保險公司償付能力報告編報規則、預算會計及非盈利組織會計制度的研究和起草工作。中國人民大學會計系列教材自1993年以來發行1000多萬冊,被全國數百所院校選用,兩次榮獲高等教育國家級優秀教學成果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