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互聯網時代的精神在于協作、共贏、分享,應積極思考資產評估+互聯網有怎樣的機會。
面對著《資產評估法》的通過、國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資產評估行業監管加強、市場業務開拓競爭激烈、人才難覓、評估機構規模差異日益強化、客戶需求多樣化專業化等多種轉變,如何面對行業的未來?
主動還是被動
任何個體的改變無外乎兩種模式,一種是自內而外式的內生性革新,另一種是自外而內的破壞式變革。主動型還是被動型,關乎行業的未來、機構的存亡、個人的發展。《資產評估法》第4條規定,“評估機構及其評估專業人員開展業務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評估準則,遵循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評估機構及其評估專業人員依法開展業務,受法律保護。”這不是泛泛而論的條款,而是法律的規定,由此資產評估準則直接提升到了法律規范的層級。
資產評估行業未來發展將逐步剔除個人經驗主義,轉而向規則執業轉變,資產評估機構和評估專業人員需要以此為契機加快轉變發展方向。
對于資產評估機構而言,規則執業意味著公司資產評估服務執業標準化的研究、構建、執行、反饋和修復,資產評估執業規范的執行將成為資產評估機構生存的生命線。
對于評估專業人員而言,規則執業意味著資產評估師個人價值評價體系的轉變,熟知資產評估執業規范、善于學習新領域知識的評估專業人員將成為引領行業未來的代表。
短期收益還是長期發展
隨著我國經濟新常態下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實施,作為服務于經濟轉型的資產評估行業將迎來良好的發展機遇。
而新的機遇常常意味著資產評估行業業務量將迎來多樣性增長,資產評估機構的業務收入規模將持續提高。我們極容易陷入短期收益陷阱,比如個別評估機構不管是不是適合公司的文化,大量吸收業務合伙人、增加公司短期收入,對項目風險評價不足、執業能力不勝任、盲目滿足委托方估值要求,妄圖收入增加后再關注執業質量。
而實際情況是陷入這樣的境地后,很可能因為利益因素非常難以協調,為平衡收益和風險帶來很大的困難。
我們常常認為注重開拓業務可能執業質量就難以顧及,注重執業質量可能業務開拓就受到影響。收益因為可見而被大家重視,風險緣起隱蔽而被大家忽視。但風險一旦來臨,將給評估機構帶來不可彌補的損失,尤其是處于目前信息透明化和未來資產評估行業信息公開的環境下。
平衡的收益和風險是促進資產評估機構長期健康發展的共同體。收益的增長依托于業務拓展,風險的加強依賴于執業質量,兩方面和諧共存、互相影響、互相促進。
資產評估業務的適度拓展有利于增強評估機構向心力,提升公司品牌,而有更強的基礎專注于執業質量的進一步提高;執業質量的不斷改善有利于強化評估機構核心競爭力、鑄造公司品牌,而有更強的能力延伸業務拓展的廣度和深度。
有優秀人才有美好未來
目前,資產評估行業發展面臨較嚴重的人才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資產評估師年齡斷檔嚴重,30-40歲的資產評估師人數占比較少。要使資產評估專業的學生扎根評估行業,從根本上解決行業未來發展的人才缺口。
第二,地區人才供給和需求不平衡,如2015年百強評估機構北京地區業務收入占比57.40%,而北京地區執業資產評估師人數占全國比例11.06%。北京地區人才需求與供給出現較不平衡的現象。
對于業務規模較強地區的評估機構解決暫時性人才短缺,需要放寬視角、探索從區域的角度尋求解決方案。
第三,隨著資產評估行業的發展,境外并購、PPP項目咨詢、投資價值評估等業務類型的出現對資產評估機構提出了嚴峻的挑戰。高端人才緊缺是行業新業務拓展、提升服務品質的一個重要問題。高端人才需求的解決,一方面是引進來,另一方面是著力培養,而兩方面都離不開做強、做優傳統業務,以此為發展的基礎拓展評估機構新的業務領域。
人才的培養在于資產評估機構
中國資產評估協會能夠起到良好的引導作用。應思考從根本上解決行業發展中的人才長期問題,尋求疏導行業發展中短期人才需求的對策。
資產評估機構應從激勵機制入手為新進入的人才和優秀員工建立職業發展規劃,打通人才成長的障礙,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培訓體系和學習機會,開放、建立合伙人晉升機制,建設穩定、優秀的資產評估師團隊,開拓高性價比的業務并提供優質的服務,提升評估機構的業務規模、執業水平和機構品牌,招聘更優秀的人才進入公司,實現人才的良性循環。
小眾行業如何大發展
互聯網時代的精神在于協作、共贏、分享,應積極思考資產評估+互聯網有怎樣的機會。
資產評估行業屬于“小眾”行業,很多資源是欠缺的,資產評估機構有哪些是能夠合作的?是否可以優勢互補、協作共贏?資產評估行業缺少的資源,是否可以尋求其他行業的合作?協作意味著摒棄以公司為唯一組織方式的合作關系,更多地嘗試公司與公司之間的非正式的合作、人員與人員之間的協同。
共贏意味著革除非贏即輸的零和博弈思維,開創雙贏、多贏的第三條道路。分享意味著拋棄獨占的思維。在現在這個信息時代里,所有人幾乎都公平地擁有信息,唯一不同的是怎么運用信息。分享思維比獨占知識和信息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