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

8月30日,北京大學與香港上海匯豐銀行簽署協議:匯豐銀行慈善基金向北京大學捐贈1.5億元人民幣,支持北大深圳商學院的發展,而北大深圳商學院則將正式更名為“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

對于北大來說,這肯定是歷史性的一步,它意味著北大向世俗的道路又前進了一步。

人們也許不知道,大學的壽命,遠遠高于企業和個人。美國加州大學前校長克拉克?科爾曾做過一個統計:1520年之前全世界創辦的組織,現在仍然用同樣的名字、以同樣的方式、干著同樣事情的,只剩下85個,其中70個是大學,另外15個是宗教團體。看到了嗎?大學和宗教團體,都是人類精神的高地,令一代又一代的人為之高山仰止。當大學一而再再而三地對金錢、權力等世俗事務俯下身段,也就自我放棄了與金錢、權力呈“三足鼎立”之勢、維護世界的平衡與正義的使命。

是的,匯豐銀行有140多年歷史,但北大只有110年歷史。然而,北大的聲譽,是用歷史上耀如星辰的人才、智慧和精神積累起來的;而匯豐再成功,也不過是由金錢積累而來。

三年前,李嘉誠基金會向香港大學捐資10億港元,香港大學醫學院遂被命名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這引發許多香港大學校友的非議。反對者言辭激烈:牌是可以買的,甚至人亦是可以買的,但良心、品格、道義是無法用金錢換取的;香港大學是香港人的大學,香港大學醫學院是香港人的醫學院,等等。反對者中的香港立法會醫學界議員郭家麒甚至聲言將發起全球港大醫學院校友籌款,以贖回醫學院原名。種種努力最后都沒有成功,畢竟那后面有10億港元。而今天,北大商學院的名字,被僅僅1.5億元人民幣“收購”了!

更早的1996年11月5日,牛津大學的學監們以259票對214票否決了沙特阿拉伯億萬富翁瓦菲支?賽義德的提議。后者建議向牛津捐款340萬美元,讓牛津建立一所“世界級的工商管理學院”。賽義德沒有要求冠名權,但校監們決定:“有著古老傳統的牛津大學應該遠離沾滿銅臭味的工商教育。”

其實,真正具有非凡眼光的教育慈善家,也都從不會試圖以冠名權的方式沽名釣譽,更不會因此讓充滿商業氣息的名字干擾一代又一代莘莘學子仰望星空的眼睛!而這,不正也是大學之所以成為大學,之所以群星輩出,之所以長盛不衰的秘密所在?!看看廈門大學、南開大學等等,再看看現在的世界一流大學(絕大多數也是私立或私立起家),有哪幾所是以創辦人或者捐助者的名字或企業命名的?但是,又有哪幾個創辦人或者捐助者,不因這些名牌大學的長久生命力而名垂青史?